2025年4月25日上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时代英语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本次论坛特邀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荣誉会长区鉷教授担任嘉宾。我院院长刘树森教授、学院书记王益广教授、副院长骆洪教授、副院长谢萍教授、副院长王浩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指委委员徐志英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英语系师生代表二十余人参与研讨。

(圆桌论坛现场)
区鉷教授于1988年在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曾作为国家教委派英国的第一批博士后人员赴英国剑桥大学甘维尔—基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师从英国当代诗人蒲龄恩(J. H. Prynne)教授。区鉷教授还是国内最早系统性研究惠特曼的学者之一,并首先提出“本土意识”的概念,强调外国文学的研究、翻译、借鉴和教学过程中本土意识的重要作用。

(区鉷(左)教授与刘树森(右)院长)
圆桌论坛由英语系主任徐莎副教授主持。在主题发言环节,刘树森院长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为人文学科带来全新挑战。区鉷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强调外语教育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价值。他认为外语能力在国际交流对话中始终葆有关键作用,外语是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媒介。如果削弱外语专业建设,人类文明多元互动的渠道也将变狭,因此区教授强调外语专业的人才储备。此外,区教授还特别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教学更应该超越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更是一个文化负载的过程,要通过语言学习深入理解异域文明。在热烈的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围绕人工智能与英语专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面对技术变革,我院英语专业既要保持人文内核,又要主动拥抱创新,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圆桌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会立足于时代前沿,深入探讨了我院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区鉷教授的精彩分享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也为英语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引,激励师生们在技术变革中坚守人文自觉,又在坚守中探索创新,实现学术突破。
供稿: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