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云南大学成功举办“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教学新方向研讨会”暨“新文科建设与日语教育前沿青年论坛”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6日 23:07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3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大学发起,云南大学主办的“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教学新方向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云南大学,就日本学研究、日语教学改革等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一)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教学新方向研讨会

开幕式:立足边疆优势,深化学科合作

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主任李岸副教授主持,首先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在线致辞。她回顾了两校深厚的历史渊源,并强调云南大学与北京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上的深度合作。李淑静教授指出,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外语学科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呼吁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校“南北呼应、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系主任李岸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线上致辞。)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树森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云南大学日语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地处西南边疆的区位特色,积极探索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外国语学院现有13个语种专业,其中6个入选“双万计划”,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西南联大学术精神的延续,也为边疆地区外语教育注入了新动能。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树森教授致辞)

主旨演讲:聚焦融合发展,推动教学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高洪研究员以“区域国别研究视角下日本学发展前瞻”为题,探讨了日本学研究在区域国别学框架下的重构与拓展。他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语学科应坚守语言根基,积极拓展与经济、法律、传播等领域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日本+”复合型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高洪研究员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潘钧教授在“跨学科视域下的日语教学与科研”主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我国外语学科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向区域研究转型的历程,并以“大地语料库”建设与“东亚语言文化”课程为例,阐释了跨学科教学与科研融合的新路径。他指出,“新文科建设要求我们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潘钧教授主旨演讲)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友骏在会上指出,区域国别研究应聚焦现实关切,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他从中日关系与智库合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两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双方应在维护自由贸易体系、拓展合作新领域方面深化共识。陈友骏强调,学界应高度关注“特朗普冲击波”等国际政治变量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并呼吁加强中日两国智库间的对话与协作,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前瞻性研究成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陈友骏研究员主旨演讲)

圆桌会议:深化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共建

14日下午举行的圆桌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蔡亮研究员主持,围绕“区域国别学与日语教学的融合路径”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外语教学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推动“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日语系系主任丁莉教授与云南大学日语系系主任罗椿咏教授分别介绍了两校日语专业的教学科研布局及未来规划。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为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教育改革树立示范。

(二)新文科建设与日语教育前沿青年论坛

3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大学发起,云南大学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文科建设与日语教育前沿青年论坛”在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召开。开幕式上,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长成文章教授热忱欢迎了两校的参会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丁莉教授和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罗椿咏教授分别代表参会高校致辞。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长成文章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

(北京大学日语系系主任丁莉教授致辞)

(云南大学日语系系主任罗椿咏教授致辞)

青年论坛:新生代学者展现创新活力

论坛设“历史文化”与“语言文学”两个分会场,来自三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设“历史文化”与“语言文学”两个分会场,来自三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围绕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青年学者们的研究活力与跨学科视野,认为此次论坛为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教学融合注入了新生力量。

北京大学的王天驰老师以“世间之通法:清律在近世琉球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为题,分析探讨了清代法律对琉球社会治理的影响。

北京大学虞雪健老师解析了江户时代成书的五卷本女训读物《女五经》中的中日韩文化传播链

云南大学的宋丹丹老师聚焦于日本文学中有关“石”的怪异叙事,探讨了日本文学中“石”的民俗象征。

云南大学卢骁老师以“明治大正时期日本人的汉语副词研究”为题,梳理了近代日语对汉语词汇的吸收与改造逻辑。

语言文学分会场同样精彩纷呈。北京大学的向伟老师通过解析《后三年合战绘词》的生成,将其延伸到源氏将军神话的建构,解构了日本中世历史叙事的文学化过程。

北京大学徐一然老师以“石黑一雄早期日本题材小说中的“伪译本”语言风格”为题,分析了石黑一雄小说的“伪译本”语言风格。

北京大学滨田亮辅老师结合《高年级综合日语》教材的案例,探索了短歌教学的韵律美学。

云南大学的余飞洋老师通过研究“ものす()”用法的衰落,考据日语语法演变的历史轨迹。

云南大学邵云彩老师以工作记忆容量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就高级日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听写日语时的语音保持,以及如何从认知科学视角优化日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探讨。

为期四天的会议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讨论、青年论坛等多元形式,推动了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会议主办方,云南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交流合作,推动外语学科体系重构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学术智慧与教育力量。


(稿件来源:云南大学日语系;文字编辑:邵云彩)


友情链接 / Lkink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邮政编码:650091     电话:0871-65033630 传真:0871-65033630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by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